凭实力掀起“全民追剧热” 《外交风云》北京卫视今晚恢弘收官
在层出不穷的主旋律献礼剧中,正在北京卫视、广东卫视、山东卫视热播的《外交风云》可谓独树一帜,首度全景式展现新中国外交史,以题材新颖、叙事宏大、年轻化表达在众多献礼剧中“出圈”,成为“全民爆款”,引燃了献礼季荧屏。该剧由华策影视、安徽广电集团五星东方影视和天润大美影视出品,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及群众游行、联欢活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一同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认证为“国庆献礼三大件”,充分体现了华策等出品方作为民营公司,主动承担起了书写共和国光荣历史、传播主流价值理念的任务,是一种清醒的路径选择和文化自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使命担当。
即将在北京卫视迎来收官的《外交风云》播出成绩十分亮眼,不仅收视节节飙升,酷云实时关注度第一,索福瑞同时段收视稳居榜首,豆瓣开分7.9,《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综艺报》等主流媒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业内专家也接连为其发声,大力点赞该剧取得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为献礼剧良性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艺术精湛:创新书写史诗
纵观主旋律剧,无一不是表达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于献礼剧,更是有着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表达诉求,也因此,主旋律献礼剧往往拥有固定收视人群,却难以突破圈层,掀起全民观剧热潮。
如何既保证主旋律作品的内在正气,又具有市场化作品的柔软表达?史诗巨制《外交风云》做出了创新而又落地的探索。大选题、大叙事、大人物、大视野、大主题,该剧的史诗性毋庸置疑,它将新中国外交进程置于历史洪流之中,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1976年毛泽东主席第二次会见尼克松为终点,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中国外交事业上的杰出贡献。在表达手法上,该剧则精准把握市场规律,用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的都市剧创作手法呈现出新中国成立近三十年的外交史诗,这正成为打动观众、吸引年轻人的制胜法宝。
《外交风云》以著名历史人物、典型历史事件、激烈戏剧冲突这三个主要“大梁”,撑起了整部电视剧。在保证三大“大梁”稳固的基础下,该剧花了不少笔墨描摹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们的职业状态与生活形态,这使得剧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拉近,让观众由衷地相信,那些传奇性的情节与桥段,是事实发生过的。例如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夜里为睡在地铺上的人员盖好被子;将军大使们在外交培训期间学跳交谊舞,互相开玩笑;龚澎因病逝世后,丈夫乔冠华面对“生死两茫茫”的境地无声落泪……这些细节的刻画让印象中高高在上、带有神秘感的外交官们增添了生活化色彩的,这种色彩的融入,非但没有冲淡献礼剧题材的严肃性,反而拥有了丰富的生活趣味和人情味,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心。
制作精良:重返历史现场
为了增加观众的沉浸感,《外交风云》在演员选择和场景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尽最大可能将历史感与观赏性融为了一体,播出后收获了众多例如“太真实了”、“仿佛我亲身参与了”、“原来当初毛主席与周总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等这样的观感。
为尽可能贴近历史人物,《外交风云》邀请来目前国内外最具口碑的特型演员,由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孙维民饰演的周恩来、郭连文饰演的刘少奇、卢奇饰演的邓小平、谷伟饰演的陈毅都形神兼备,这些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演技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气神与意蕴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也亲切地将他们称为“最强天团”。对于斯大林、赫鲁晓夫、尼克松等国外历史人物,《外交风云》同样秉持着“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不辞万里到当地寻找最合适的特型演员,达到了让观众惊呼“简直是从书本照片里走出来了”的真实效果。
对于菊香书屋、西花厅、白宫、克里姆林宫等场景,《外交风云》也做到了1:1还原搭建,营造了真实外交氛围。“《外交风云》比纪录片多了剧情,比剧情片多了真实!”“看《外交风云》,不但能穿越回五六十年代,还能环游世界。”“演员演得好,场景很还原,不知不觉就沉浸进去了。”观众对于该剧的精良制作表达了由衷的肯定,这是对秉持着“匠心创作,精益求精”创作理念的影视人最好的回馈。该剧总制片人高军回忆道:“其中最难的是联合国大会议厅这个场景,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可以替代的实景,但它只有一天半的拍摄量,如果搭建的话,几千平方米的棚,工程量十分巨大,耗资也巨大,但最后为了确保拍摄质量,我们还是下决心搭建。”
此外,对于服装道具也十分注重严谨性,不仅还原历史感,也要符合剧中人物身份。该剧总出品人、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表示:“我们投入重磅资源,重点把控两个方面:内容本身与制作形态,即题材的创新性、稀缺性和年轻化表达,以及实打实的精心打磨,方方面面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花最大的心思去潜心研究。”
思想精深:弘扬爱国精神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从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筚路蓝缕的开拓。不少献礼剧从不同角度展现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却鲜少有全景式体现外交的作品。《外交风云》开垦了这片“处女地”,并在年轻群体中反响热烈,激发了年轻一代强烈的爱国情怀。
如今,出生于物质富裕的和平年代的年轻人很容易把所享受的一切便利看作理所当然,比如中国的大国地位,《外交风云》则将时间回溯到1948年,当时在战争中站起来的新中国却处于一个不被国际认可的地位。该剧通过“紫石英号事件”“中苏建交”“日内瓦会议”等一系列外交历史事件与政策,将观众的记忆激活,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真正的涵义,也领略到中国第一代外交家们为了祖国的外交事业付出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撬动正剧市场的最大杠杆是情感代入。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年轻一代的国家认同感和荣誉感也在不断增强。《外交风云》的播出让他们沉浸于剧中的同时,也能够正确看待历史,感受到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步。“《外交风云》的角度很特别,以前我们了解这些历史人物,都是从抗战剧中了解的,但这部《外交风云》却从外交的角度剖析,不但还原了中国建国之初的外交风云故事,还让我们了解了不一样的伟人。”“每每都能看得热泪盈眶!”“看看老一辈人为了祖国的发展付出了多少努力,看了这部剧才对新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年轻观众纷纷在社交平台甘当“自来水”,真情实感表达出《外交风云》带给他们的感动与启迪。
“内容为本”始终是唯一的创作原点,《外交风云》围绕这一原点,拓展了主旋律献礼剧的题材空间,增强了主旋律献礼剧的社会影响力。该剧收视与口碑的双赢也表明,以年轻化创作手法打造献礼剧,将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情共鸣,也更容易将主流价值观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到他们心中。
[责任编辑:]